换好了斋戒的素服,皇帝握了握廿廿的手,“安心养着,甭管宫里出什么事儿,都且撂给他们忙去,别自己个儿跟着操心受累的。记着,后宫里不管谁出了事儿,也都比不上更金贵去。”

    廿廿含笑点头,“皇上放心,我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皇上的话,便也是廿廿心中所想。便如华妃的事,她怎么也没想到是绵宁前来报的信儿。至于绵宁怎么就这么巧赶上了,那中间又曾发生过什么,廿廿便也都选择不问了。

    总归,这条归路是华妃自己选的,这世上的道路千千万,若不是自己的腿脚一步一步走过来,便谁也没办法始终逼迫去。故此这条路华妃已经走了这么多年,已经错过了那么多个回头的机会,那这条路的尽头,是撞南墙还是殒命,终究都是自己铸就。

    至于绵宁……

    廿廿心思甫动,便也都压下去。心中总归依旧还都是这些年来的过往,在她面前,绵宁还是绵宁,她还是她。

    皇上当晚入斋宫斋戒,华妃的死讯也正式昭告天下,便记在了六月二十八这一天。

    皇上对华妃之死的冷淡,叫宫中众人都颇有些意外。

    便是皇上回宫来急着入斋宫斋戒,可是好歹去看一眼的工夫,应该还是有的。可是皇上就是选择这般擦肩而过,就仿佛这一条性命的逝去,半点分量都没有。

    皇上斋戒三日后,七月初一日,皇上赴太庙行礼。

    一直到次日,亦即七月初二日,皇上才姗姗来迟,到吉安所华妃金棺前赐奠。

    皇上虽然终究还是来华妃金棺前赐奠了,但是还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论——妃位丧仪,按例除了有内务府下的官员、福晋齐集举哀之外,自然还该有皇子、公主穿孝。

    虽则说此时宫中已然没有尚未出嫁的公主,但是皇子却还是有两位的。可是皇上并未吩咐两位皇子为华妃穿孝,只在宗人府呈上的穿孝排单里,圈了几个宗支子弟。

    皇上一向以仁孝治天下,忽然对华妃如此凉薄,终究还是引来大臣上折子。

    因华妃的丧仪,更多的是皇家的家务事,故此上折子的多为宗室。

    皇上虽没将这事儿与廿廿说起,但是风声还是一点点传进了内廷。尤其是諴妃和吉嫔、淳嫔既替廿廿分担事务,这便都从内务府大臣那听到了动静——内务府大臣多是在外朝和内务府同有兼差的。

    諴妃三人尽量婉转地将这事儿在廿廿面前说起,廿廿平静地点了点头,“我也不意外。”

    后宫里的人虽多,可是能熬到妃位这位分的,便已然不是普通的嫔御可比。

    若以周天子后宫的制度,妃位算是媵了,身份自与妾侍不同。故此妃位所享受的彩仗、金棺、齐集举哀等丧仪的规制,都不容轻慢。